甘霖初职校音乐学科课程计划
一、设计思路
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及上海城市发展特点,特别针对特殊学生确定培养目标,分阶段培养学生逐步从欣赏艺术到鉴赏艺术以及提高艺术修养。
职二年级第一学期主要是使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培养鉴赏音乐的能力。一共分为五个单位。通过学习能使学生明确生命的可贵、国歌的庄重、行进的节奏等。
职二年级第二学期一共有四个单元,主要是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提高鉴赏和感受的能力。通过学习能使学生明确
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下,通过融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学会团结协作,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二、课程总目标
(一)在听、唱等大量音乐作品的体验过程中,丰富情感,提高审美能力,进而为高尚情操和人格完善奠定基础。
(二)了解音乐基本要素,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获得感知、表现、鉴赏、创造音乐的基本能力,提高音乐实践的综合水平和审美情趣。
(三)了解世界各国多元的音乐文化,以多种方式拓展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文化的整体素养。
(四)针对学生的特殊性,通过流行歌曲的演唱,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自强、自立。
(五)渗透性心理目标:通过对音乐课程的学习,运用积极心理学等理论,逐步提高学生乐学和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阶段目标
了解中外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地域的音乐文化,提高艺术的修养。
四、教学建议
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加大学生喜欢音乐为教学手段。
1.以欣赏为主导,普及音乐的基本知识。
2.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3.培养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体裁。
五、各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
职二年级第一学期
序号
|
课题
|
知识点排队
|
计划
课时
|
基本
课型
|
目标到达度
|
||
|
|
|
|
|
知道
|
理解
|
掌握
|
1
|
绿色生命
|
1、在欣赏《山林夜话》等作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想象音乐中所描绘的安谧、纯净、古朴的情景,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投身于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2、知道所听赏的作品的主题旋律片段。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领悟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体验作品的美感,感受愉悦的情绪。
4、渗透性心理学:通过音乐实践活动,领悟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体验作品的美感,感受愉悦的情绪,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同时也更喜爱有艺术品位的音乐作品。
|
3
|
理论欣赏实践
|
|
√
|
√
|
2
|
祖国颂歌
|
1、初步听赏,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宏伟气势,激发学生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
2、分段欣赏,感受乐曲中的一些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
3、通过音乐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互相合作的学习能力,并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4、渗透性心理学:围绕着欣赏管弦乐作品来激发学生对红旗的热爱和对祖国母亲的崇敬之情。
|
3
|
理论欣赏实践
|
√
|
√
|
√
|
3
|
亚洲风采
|
1、用音乐欣赏与人文风情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2、通过分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展示与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4、渗透性心理学: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亚洲音乐的兴趣,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领略亚洲各国的人文风情。
|
2
|
理论欣赏实践
|
|
√
|
|
4
|
行进
|
1、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通过体验、比较,了解不同风格中外进行曲的主要特征。
3、知道进行曲在不同场合的作用。
4、通过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5、渗透性心理学:通过音乐实践活动,领悟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体验作品的美感,感受愉悦的情绪,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
3
|
理论欣赏实践
|
|
√
|
√
|
5
|
美丽的传说
|
1、鉴赏以《梁祝》故事为基础的各种形式艺术作品,领略由中国民间传说衍生的艺术作品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真、善、美”,从而更加热爱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
2、在体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梁祝》及其它民间传说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实践研究性的学习方法;通过编创活动,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与整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能较好的演唱歌曲《化蝶》并用各种手段表现其情绪;初步接触协奏曲、越剧等艺术表现形式。
4、渗透性心理学: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真、善、美”,从而更加热爱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
|
3
|
理论欣赏实践
|
|
√
|
√
|
职二年级第二学期
1
|
欧洲风情
|
1、能够感受《伦敦德里小调》的音乐情绪及风格,说出音乐所表现的意境。
2、了解劳动号子和辨别人声类别。
3、使学生通过欣赏作品了解当时底层劳动人民苦难的生活。
4、通过欣赏《西班牙舞曲》、《惊人的雅典》,接触欧洲一些国家具有鲜明特色的音乐作品,体验其不同的音乐风格,扩大视野,能从音乐中领略欧洲各地的人文风情,建立多元的文化观。
5、通过欣赏《蓝色多瑙河》等实践活动,能接触欧洲一些国家具有鲜明特色的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体验欧洲各地音乐的不同风格,从音乐中领略欧洲各地的人文风情,建立多元的文化观。
6、根据乐曲的风格特点,在聆听的基础上判断哪一个欧洲国家的音乐;在了解图片上的景观的过程中,知道它属于哪一个国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7、简单了解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
8、渗透性心理学: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对比感受祖国音乐的伟大,并提高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
4
|
理论欣赏实践
|
|
√
|
√
|
2
|
电影中的音乐
|
1、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2、通过学唱、能用亲切、赞美的,充满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雪绒花》。
3、通过聆听欣赏,对所学的电影歌曲及音乐产生兴趣,进而激发爱国热情。
4、通过欣赏影视音乐的过程中,能了解什么是影视音乐、主题音乐、主题歌、插曲。
5、尝试选择恰当的音乐为画面进行配乐。
6、渗透性心理学:感受我国电影配乐的魅力及提高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
|
3
|
理论欣赏实践
|
√
|
√
|
|
3
|
民歌飘香
|
1、通过模唱、聆听和其他艺术途径等方法,感受体验我国汉族民歌的风格特点与美学特征,了解我国民歌的“号子、山歌、小调”的体裁,以及尝试进行民歌填新词的创编音乐活动。
2、通过欣赏、演唱,对比分析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不同地域的人文风情与音乐特点;感受到优秀的音乐文化源头是扎根在人民大众之中的。
通过欣赏、演唱,对比分析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不同地域的人文风情与音乐特点;感受到优秀的音乐文化源头是扎根在人民大众之中的。
3、通过音乐学习培养亲近自然、劳动与生活的意识,树立热爱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信念。
4、渗透性心理学: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亚洲音乐的兴趣,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领略亚洲各国的人文风情。
|
4
|
理论欣赏实践
|
√
|
√
|
|
4
|
西洋乐话
|
1、通过欣赏作品,对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和古典乐派有一定认识,能知道两者的风格特点。
2、了解巴赫、海顿的生平。
3、通过欣赏三部作品,使学生了解欧洲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代表作曲家及作品。
4、了解欧洲音乐史发展历程: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乐派——浪漫主义乐派——印象派——二十世纪现代音乐。
通过欣赏艺术歌曲,感受古典音乐的色彩魅力,以培养音乐审美。
5、渗透性心理学:通过音乐实践活动,领悟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体验作品的美感,感受愉悦的情绪,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
4
|
理论欣赏实践
|
√
|
√
|
|